西部新闻网:前沿 真实 引领 公益 网站热线:13259888867 总编信箱:xibuxinwen@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本网聚焦 > 正文

李连璧:从“一二·九”运动中走出的革命志士

www.xibuxinwen.com.cn(2025-07-11)来源:陕西西老区网
复制链接关键词:
        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之际,回望那段烽火岁月,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独立与解放挺身而出,李连璧便是其中一位从西北学运舞台走出,在多个历史时期留下深刻印记的革命前辈。
图片1.png
新中国成立时的李连璧
        早年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李连璧,1917年12月2 日出生于陕西省华阴县北洛村,早年就读于西安高中。“一•二九” 运动爆发时,在西安高中读书的他就满腔热血地接受革命思想、追求进步,以拯救民族危亡为已任,自觉地投身到反帝、反封建、反国民党独裁统治的革命洪流中。在日本帝国主义不断向中国侵略,蒋介石采取不抵抗主义的形势下,西安的学生运动风起云涌。李连璧积极参加了这一斗争,在党的领导下,起到了组织、带头、骨干作用,跻身当时的学生领袖行列,成为叱咤风云的人物。 
        1935年12月25日,4000多名学生在西安爆发示威游行,声援北平12.9学生运动,要求当局释放北平被捕学生,铲除汉奸,保护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之后,西安高中一直是学运的指挥中枢。李连璧在校期间积极投身其中,作为核心骨干,长期站在陕西爱国学生运动的最前列。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先后担任西安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总务、陕西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主席、民先队西安队长、民先队西北队长、党团书记。
图片2.png
1938年3月,西安民先队员大会后,部分干部在一起。前排左二:李连璧

        1936年秋,北平学联和东北大学学生救亡会代表宋黎、敖白枫在西安学生中宣传抗日,号召学生加入民先队组织。宋黎找到19岁的李连璧,介绍他加入民先队,并委托他征召民先队员。到1938年,西安地区的民先队员规模已扩大至2000人左右,俨然已经成为抗日救亡运动的一支骨干力量。1938 年4月,民先西北代表大会在西安召开,成立民先西北队部。
        加速“西安事变”发生
        1936年12月9日,在中共西北特别支部的领导下,李连璧积极参与发起并组织了西安学生爱国请愿游行,对后世历史产生深远影响。西安市一万多学生自发集会,纪念“一二•九”运动一周年。会后上千名学生徒步前往临潼,向蒋介石请愿,敦促其“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学生们行至十里铺时,张学良驱车赶到。他告诉学生们:“蒋介石已在路上布置军警,欲靠武力镇压你们。你们这样牺牲太可惜,也于事无补。”李连璧作为总指挥,当面怒斥国民党卖国行径,并带头质疑张学良的承诺是否可信。张学良泣泪发誓:“我是国家军人,不是某某人的走狗。我在七天之内以实际行动答复你们,如果做不到,任何人都可以置我于死地”。然后,张学良又与李连璧等人私下交谈,力劝大家回去。经过一番商   量后,李连璧这才带着大家原路返回。三天后,李连璧获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这次充满激情的学生爱国活动被认为是促使张学良下决心兵谏的因素之一,对“西安事变”发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而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并掀起新的抗日高潮。
        在“一二·九”运动中直接影响下的陕西青年抗日救亡运动,以“一二·九”运动的经验教训为借鉴,并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迅速转向高潮。这一运动在全国青年学生中率先响应“逼蒋抗日”,在促进了“西安事变”的爆发的同时,也在协助党实现由最初的“反蒋抗日”到最后的“联蒋抗日”的策略方针转变中发挥了先锋作用。
        建国后,李连璧曾就此写过《古城怒火》一书,后译成四国文字,成为向下一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
        抗战时期积极工作
        “西安事变”的爆发,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西安事变”后,学生们又组织农村工作团,分赴各县开展救亡宣传活动。李连璧作为学生领袖参加了1936年12月19日举行的各界人士座谈会,并与周恩来相识。
        1937年1月11日,陕西省学生救国联合会在西安高中成立,李连璧担任省学联主席。同年1月,中共西安市委恢复后,在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西安队部建立了党团,指导学生发动民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李连璧时任队长,党团书记。
        为了适应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需要,在全国各地共青团改造的基础上,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1937年4月12日至17日,西北青年第一次救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李连璧率领陕西国民党统治区的 25 个青年代表参加。4月17日,大会决定成立“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为西北青年运动的领导机关,李连璧当选“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执委会委员。4月18日,毛泽东接见并宴请李连璧等人。
图片3.png
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全体委员在延安合影
        期间,国民党政府不仅消极抗战,还处处限制人民的参战活动,对青年抗日救亡运动更是横加迫害。蒋介石先后给各地颁发密令,严禁学生公开讲演、举行座谈、集会游行、宣传抗日。1938年2月22日,国民党陕西省党部勒令民先队西安队部等13个抗日救亡团体解散。
        在西安积极活动的李连璧,带领激进学生引起国民党特务注意,使得国民党省党部对其发出逮捕令。7月14日,李连璧赴延安途经三原时,国民党三原县党部秘密逮捕了李连璧与其他四个团体领导人,史称“西安五青年”事件。在狱中,李连璧率领“西安五青年”坚持和敌人斗争。
        陕西省委联合社会各界营救“西安五青年”。9月初,作为中共代表的周恩来得知后,致电国民党西北行营主任程潜,要求释放五人。国民党省党部顾及颜面,又受“国共合作”时局所限,被迫于9月4日宣布“西安五青年”无罪并予以释放。获释后,李连璧跟随周恩来到了延安。
图片4.png
        1937年11月起,李连璧领导组织西安和关中地区的青年学生骨干在三原举办军政训练冬令营,即安吴青训班的开始。照片左三为安吴青训班副主任胡乔木。
图片5.png
1938年冬,在安吴青训班。后左起丁富珍、田静沉、刘日修、李连璧、朱平、宋继唐、何志诚
        1938年,李连璧担任陕西省委青委委员,在安吴堡青训班协助工作。之后,他先后给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副主席刘景范(刘志丹的弟弟)当秘书,还担任过中共西北局四局研究员、延安大学司法系主任、关中军区秘书、政治部组织科长等多个职务。
图片6.png
1972年任驻比利时首任大使拜会国王王后
        1949年5月起,李连璧任华县县长,中共渭南地委秘书长兼统战部长、共青团陕西省委书记、西北团委副书记、共青团二大中央委员、陕西省劳动局长、陕西省委统战部副部长、陕西省政协秘书长、陕西省人民委员会秘书长。1961年转至外交战线工作,任外交部第二亚洲司副司长、中国驻波兰大使馆政务参赞、中美华沙会谈中方首席顾问、首任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首任驻卢森堡大使(兼)。积极推进和参与同欧洲共同体的建交。1975年,成为首任驻欧共体代表团团长(大使),1976 年调任驻刚果(布)大使。1980 年回国后,历任陕西省副省长,省人大副主任,省委外事领导小组组长,并当选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编辑:西部新闻网李文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西部新闻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